<strong id="bl1os"><pre id="bl1os"></pre></strong>

<em id="bl1os"><ruby id="bl1os"><input id="bl1os"></input></ruby></em>

      <em id="bl1os"></em>
      <dd id="bl1os"><track id="bl1os"></track></dd>

      1. <button id="bl1os"><tr id="bl1os"><u id="bl1os"></u></tr></button><progress id="bl1os"></progress>
        <dd id="bl1os"><track id="bl1os"></track></dd>

        首頁 > 熱點新聞 > 正文

        國家癌癥中心:大約40%的癌癥可以避免

        來源:經濟觀察報2023-11-16 06:44:18

        收藏 打印

        11月15日,國家癌癥中心黨委書記張勇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我國癌癥發病譜正處于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癌譜過渡的階段。發達國家高發的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這些年都在不斷上升;發展中國家高發的,比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

        中國國家癌癥中心建立了全球覆蓋人口最多的腫瘤登記體系,腫瘤登記點覆蓋全國98.6%的區縣。根據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測算,全國每年新發癌癥的病例數約406.4萬例。

        張勇強調,我國由于人口基數大,癌癥發病人數比較高,但是發病率不是世界上最高的,而是處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國發病率位居前五位的癌種為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其中男性前五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女性依次為: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和胃癌。

        對于社會上有關癌癥發病年輕化的討論,張勇認為該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癌癥發病的年齡分布差異較大,比如男性前列腺癌可能在60歲以后才逐漸發病,但女性乳腺癌從30歲開始發病率就逐漸上升了,40-50歲已經是發病的高峰期。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逐漸加劇,如果單純從發病的平均年齡看,癌癥的平均發病年齡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但若扣除人口老齡化因素的影響,大多數癌癥的發病年齡基本保持相對平穩。只有個別癌癥,比如前列腺癌發病的年齡分布確實逐漸趨于年輕。

        他表示,癌癥的形成是多種危險因素長期積累的一個慢性的過程,目前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評定的已確定的人類致癌物有127種,可能的致癌物有95種,涉及的致癌物類型非常的廣泛。但是,癌癥是一類可防可控的疾病,大約40%的癌癥可以通過控制癌癥危險因素、改變生活方式等得以避免,所以要積極的來進行癌癥的預防。

        張勇建議,首先要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合理膳食,避免陽光暴曬等;二是注意預防與癌癥相關的感染因素,比如幽門螺旋桿菌、人乳頭瘤病毒、肝炎病毒等等的感染,適齡人群應該盡早接種乙肝疫苗和HPV疫苗;三是注意保持生活與工作環境的健康。特別要做好職業防護,避免接觸職業致癌物;四是要積極地參加國家倡導的癌癥篩查和規范的防癌體檢,以期能夠早期發現可能的腫瘤。

        文章關鍵詞:癌癥,發病,張勇,避免,因素 責編:張亞普

        熱點推薦

        更多>

        熱點視頻

        更多>